来源:admin 浏览:322次
VR影院加速布局
美国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提供的数据显示,2016年底会有超过630万台VR设备销往全球,其中中国将占40%。
“再过一个小时,巴黎第一家VR(虚拟现实)电影院就会开门营业。”2016年5月19日,来自法国的VR创作者米歇尔·海亚(Michel Reilhac)兴奋地告诉记者。短短2个多月内,这已经是继阿姆斯特丹、柏林之后,在欧洲开张的第三家VR电影院。
米歇尔·海亚在法德合资的Arte电视台担任了十年电影购片总监,2012年辞去职务,投入到VR创作当中。“VR对于电影人和艺术家来说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一种语言,它不是线性叙事,也并非纯粹的游戏语言,观者处于一种不断运动的包围之中。”今年,戛纳电影节首次在电影市场中设置了VR日单元,海亚作为活动顾问策划了整体的节目,“VR并非要取代电影,电影产业正期待电影人可以用它讲不同于以往的故事”。
电影节在海边搭起临时帐篷,展映了35部VR影片。一排排观众头戴显示设备和耳机,坐在可以360度旋转的座椅上,远远看去,倒像是在拍摄一部科幻电影。
“目前VR电影有两种基本类型:360度全景拍摄和CG(计算机图像生成)。不过观看这些作品时,观众都会感觉自己被关在一个影像泡泡里。图像切近的临场感,让人有了想要互动的冲动,但没有影像捕捉或者输入设备,你是无法真正浸入的。”索南介绍说。
吃爆米花?肯定咬手
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把观众送到导演雷德利·斯科特《火星救援》里的火星上,完成30分钟浸入体验时,纪录片作者也想通过VR浸入场景,创作非虚构故事。
故事片创作者也在用这种技术挖掘另一种“真实”。来自丹麦的艺术家组合约翰·杨森和麦兹·丹博2014年创作了VR影像装置作品《狗屋(The Dog House)》:父母准备了丰盛晚餐,哥哥带了新女友回家,弟弟几次试图躲避这灾难的一餐——一个罗生门式的家庭故事。“在展览现场,我们把影片中的场景如实还原,邀请五位观众坐下,戴上VR显示设备和耳机,一起‘用餐’。五个视角体验同一餐,有五种不同叙事。” 杨森告诉南方周末,“这个作品融合了个人和集体两种不同体验。当你佩戴了显示设备,便无法感知周围真实环境,完全融入到故事当中。而摘下设备后,大家又会不自觉地想要与同桌人交流,继续片中话题,在集体中分享个人体验。”
在巴黎进行了3个月试映后,布利斯·霍东和他的合伙人决定给大家提供一个集体观看VR影片的电影院。“影院一共有16个座位。从下午开始,每个整点放映一场30-40分钟的节目,包含3-5部影片,15欧元。除周一、周二外,天天开门。”霍东的新影院没法像传统影院那样卖零食赚钱,因为看VR影片时吃爆米花一定会咬到手。他们只能把心思放在影片内容上。从全世界搜集来的VR电影,划分为恐怖、旅行、大千世界、法国故事、奇观五种类型。“影院通过服务器同时连接多台设备,避免了大多数个人观影使用的VR移动设备,由于刷新率或者渲染速度低造成的画面问题。”霍东强调说。
“多厅影院很快会加入这个系统,影片先在VR影院上映,然后可供网络下载。目前大部分的VR电影,片长还只局限在20分钟内,但第一部剧情长片已在制作之中,今年年底就会与大家见面。”海亚对记者预测,“至于观影人群的界定还为时尚早。今年Oculus、HTC和Sony都将发售他们的VR设备,这两年将是培养市场的关键时刻。”